【now.com財經】本周港股繼續受惠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DeepSeek所產生的連鎖效應,仍然保持「停不了」的局勢。投資者原本認為DeepSeek效應在本周可能會「有所喘息」或「快將完結」,有此諗頭相信亦是因為港股在過去幾年,即使有利好消息帶動下,升勢都是未能持續,甚至用「短暫」來形容,令投資者對港股一直未敢全情投入。
但今次,DeepSeek效應看似並非「短暫」,因為DeepSeek這個熱門話題已引起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注,習主席於周一(12月17日)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會晤多間大型科企的領袖,這是自2018年以來首次。儘管在座談會當日,未有為港股帶來升幅,但股王「騰訊」(00700)則有消息傳出,指旗下產品「微信」已經接入DeepSeek-R1模型,相信連帶廣告收入也會因此上升。
消息一出,即為其締造了單日成交達630億元的佳績,是2021年4月8日其大股東Prosus沽貨後最多,成交是上市以來第三高,股價更升穿510大關,成功躋身「啡底股」,更創下三年新高;在「股王」的帶動下,港股全日成交激增至4,002億元,北水淨流入亦增至107億元,是去年十月中央使出「連環拳」後首次,如此氣勢如虹,可見DeepSeek概念有如「生金蛋」的母雞。
在DeepSeek旋風,以及內地官員明確支持民企的消息下,港股在輕微調整一天後,本周二(18日)在科技股小米集團(01810)(創下歷史新高)、快手(01024)、騰訊、阿里巴巴(09988)及美團(03690)一起突圍下,帶動恒指一度升穿23,000點關,高見23,141點,乃去年10月7日以來新高,距離去年高位23,241點,尚欠100點,大市成交達3,386億元。
港股重要水源「北水」,其淨流入更創下史上第四高,達224億元。一向對港股沒有好感的美資投行,隨着DeepSeek的出現,引發市場對中國技術進步的樂觀情緒,紛紛對中資股的表現大為改觀,更指出中國股市已由「可交易」轉為「可投資」,原因是中央透過促進企業增加派息和鼓勵險企投資等一連串長期改革,其中高盛更將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未來12個月目標價大幅調高。如外資取向正確,相信今年國內股市有望大翻身,港股也望得以受惠!
筆者認為,在一連串DeepSeek及AI效應的推動及中央明確支持民企發展下,恒指會進一步向去年高位23,241點推進,相信只是時間問題;但投資者必須留意,恒指單以2025年2月首日近20,000點起,截至昨日(19日)已升接近3,000點,而整個升浪好像完全沒有作出回調,只不斷呈現「大漲小回」的局面;如屬健康穏健的走勢,每逢到一定的心里關口,如21,000、22,000或23,000點等,均需要消化一段時間才儲力再上。龍頭股(如港交所(00388)、騰訊、阿里)等在現階段出現調整喘息,亦視作正常現象。
筆者建議投資者留意恒指能否企穏在22,600點,如能企穏,相信會再創高峰。未來要留意的股份相信亦以科技股為主,如投資者想繼續尋找DeepSeek及AI概念股,相信快手有優勢,而其股價暫未見有大幅突破,投資者不妨留意。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