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華爾街周二(18日)假期後復市,重磅科技股代表納指100尾段抽升再創歷史新高22191點,意味今年1月底DeepSeek爆出引致海外科企股價急瀉的失地全數收復,儘管如此,市場焦點在過去約一個月間已轉向東方,而且不限於人工智能(AI)。
比DeepSeek略遲登場的乙巳蛇年賀歲片《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近期亦打破美資壟斷局面。《哪吒2》上映首21日累積票房收入超過122億元人民幣,剛剛成為歷來最賣座動畫電影,由於尚未全球發行,預估最終創下的紀錄勢必拋離被擠到次席的《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
另一方面,據《經濟學人》2月中發表的「不只AI,中國藥物同樣震驚世界」(It's not just AI. China's medicines are surprising the world, too)文章,提到內地生物科技也展現出強大競爭力。
由AI到醫藥,以至電影(還有2024年爆紅遊戲《黑神話:悟空》等)正顯示內地軟硬實力逐漸搶奪市場「眼球」,促使資金積極投入相關主題的中資股,騰訊(00700)和大型電訊營運商近日「接入DeepSeek」便成了股價催化劑,齊齊突破去年「政策頂」,屢創多年新高;至於附帶智駕概念的小米(01810)與「馬雲回歸」的阿里巴巴(09988),漲勢就更矚目。
去年9月尾中央祭起「組合拳」後中資股曾受追捧,當時是憧憬政策救市無底線,接踵推出的穩經濟措施力度卻一直遠遜預期,導致升勢極速完結,加上數據反映宏觀經濟困局未扭轉,才令部分中資股「打回原形」。
然而,DeepSeek開拓內地科研新里程碑,中國股票不再是單靠政策亦能迎來重估時刻,近日基金如英仕曼(Man Group)及富達表明加碼,大行高盛、花旗、摩通、美銀等相繼唱好,預料今次升浪不會如數月前那一趟「瘋牛」般短癮。
中資股配置獲增加,目前「AI當道」,一眾境外掛牌科網股自然較強勁,但投資者也應留意正在成形的「A股慢牛」。附【圖】所見,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由去年10月高位到今年1月最多回吐幅度分別僅9.43%與12.54%,遠比恒生科技指數的21.62%穩定,箇中原因是A股傳統板塊相對權重,波動性低於新經濟企業,惟這合乎中央期望打造「慢牛」的方向。
A股經歷調整後,受惠外資重臨,估計具上行空間,還有去年組合拳中的新猷: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以及今年中證監等提出推動長期資金買入A股措施逐步發酵,將持續支撐股市,投資者在組合中長線配置中不宜忽視A股。
信報投資研究部